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減災委員會,國家減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急管理廳(局):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強調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災害風險治理模式,保護好災害脆弱群體,加強防災減災中的韌性建設。為組織做好今年國際減災日各項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強自然災害防治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做到“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強化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高防災減災救災保障能力。切實減輕災害風險,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關系經濟社會安全,是共享全面小康碩果、守護美好家園的重要基石。各地、各單位要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充分認識做好防范化解重大災害風險、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樹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實做到“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堅持關口前移,統籌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
二、突出“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這一主題,組織做好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各地、各單位要加強工作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力度,教育和提醒社會各界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緊緊圍繞“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這一主題,精心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各項活動,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災害風險防范意識和素養。要結合地區和行業特點,創新災害事故風險防范宣傳教育機制,豐富內容和形式,充分調動和激發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基層組織、城鄉居民群眾等積極性,努力構建多元參與的防災減災救災新格局。各級減災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職責,指導和支持各成員單位協同開展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三、密切協同配合,構建多方齊抓共管的自然災害防治格局。各地、各單位要統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不斷提高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社會安全韌性。要加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實施。要在防上舍得花錢、舍得下功夫,抓住擴大內需有利契機,緊盯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繼續推動實施一批新的重點工程,提升應對極端災害的能力。要結合本地特點,按照輕重緩急、分步實施的原則,合理安排實施防災減災重點工程項目,最大程度減少各種災害風險影響,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積極探索實踐,抓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轉化應用。各地、各單位要將普查成果盡快融入到災害事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工作體系,加強系統風險研判,實現精準管控、源頭管控。要推動普查成果在地方自然災害防治、重大戰略、重大工程等方面應用,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加強國土空間防災減災和安全發展規劃建設,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推動開展常態化普查評估工作,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組織做好普查成果宣傳解讀,廣泛依靠和發動群眾參與,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意識和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五、強化科普宣教,提高基層干部和社會群眾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各地、各單位要加強資源整合和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創新風險防范宣傳教育機制,完善跨部門協作和媒體溝通協調機制,面向社會公眾廣泛普及各類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基本知識和防范應對技能,特別是要加強極端災害性天氣的風險識別和預警響應等宣傳教育。要積極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醫院、學校、社區等開展各類應急演練,推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要持續推進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和示范縣創建,加強實戰化培訓演練,提高基層災害風險防范和救援救災能力。
六、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當前正值華西秋雨活躍期,部分地區雨澇風險高;秋季臺風路徑、強度不確定性較大,防汛防臺防地質災害形勢依然嚴峻;大風、雷電等強對流天氣仍然多發,冷空氣活動逐漸加強,北方地區風雹和森林火災風險高;前期京津冀和東北等地區遭受極端強降雨,災后救助和恢復重建任務繁重。各地、各單位要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責任。要進一步完善預防措施,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果斷組織轉移避險。要加快倒房恢復重建,精心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積極廣泛組織開展好2023年國際減災日各項活動。本地區本部門開展活動的總結報告,請于11月5日前報送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
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3年9月27日